18. 12. 2007
Next Stop: Singapore

Next Stop: Singapore

由洛桑学界要人组成的瑞士考察团一行人将于明年1月访问新加坡。 考察团由瑞士精算协会常务会员Nan.Wang先生亲自率领。 据有关方面人士透露, 这次Wang先生将全程参与新加坡的技术合作,并在学术研究和就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考察。 考虑到安全因素,新加坡接待方对考察团的行程不肯作过多透露。 唯一得到肯定答复的是,考察团将在新加坡城停留数月,会晤并宴请派驻狮城及邻近地区的当地学界人员代表。 至于外界纷纷传言的考察团将会探望尚在疗养的Joy Chen一说,新加坡接待方及瑞士外交方面皆不愿作任何评论。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对《星岛日报》驻中欧记者只是报以外交式的微笑, 说: “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 《星岛日报》驻中欧记者试图联络洛桑大学驻苏黎世的外交使团负责人Tim Zhang,遗憾的是因其还在Moulin Rouge度假而没有成功。这也使得考察团的行程更添神秘色彩。 Nan.Wang 先生是本月14号在洛桑参加硕士生毕业典礼时正式对外公布上述计划的。

Read More →
18. 12. 2007

Graduation

One picture from HEC Lausanne 07 graduation ceremony, shot by HEC official photographer Alia Gachassin. It shows two guys are talking about the most famous graduate student of this year, Nan Wang, one the student chart.   Thanks to...

Read More →
17. 12. 2007
Diploma Notarization

Diploma Notarization

要去使馆教育处开一个回国证明。网站上列出了两种地图,一种是省时间,但车票略贵的,一种是不倒车但要多走一段路的。当时就觉得使馆的人员很细心,特别是为学生考虑得很周全。到了教育处门口,大门锁住了,我正想该按哪一个门铃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出来帮我开门。 我没有预约过,他直接受理。我忘记填申请表了,他拿出表一项一项为我填好。DIPLOMA没有复印件,也是直接帮我复印;连其他工作人员有事进来,也都站在门口等我们弄完。他还不时和我聊聊法语学习的话题。10分钟全部搞定。 临走的时候他赠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陈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馆二等秘书。他的谦和风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教育处出来,外面开始飘下零星雪花,可我心里很温暖。想起陈老师办公室的那幅行书立轴《为国争光》,让我觉得做中国人,真好。

Read More →
07. 08. 2007
Nothing

Nothing

(没钱)没关系,光谈情呗。——王冬冬

Read More →
23. 07. 2007
Scripts of “The Long Vacation”

Scripts of “The Long Vacation”

《悠长假期》片段 濑名:配角是照不到聚光灯的。(趴在钢琴上)身为配角,不是摄影机追逐的对象。这是铁则。 南:你指拍片吗? 濑名:是指人生。 南:(笑)umm……要等到何时自己才有出场的机会。我在干什么呢?打了一整天的柏青哥。 濑名:喔,你可以这么想。 南:嗯? 濑名:就当作是很长很长的休假。 南:很长的休假? 濑名:不需要总是尽全力冲刺的。(拿酒)人总有不顺利的时候,或疲倦的时候。在那种时候……我的比喻或许怪了一点,我就把它当成是神赐给我们的休假。不必勉强冲刺,不必紧张,不必努力加油。一切顺次自然。(喝酒) 南:(看着濑名)然后呢? 濑名:就会好转! [Audio clip: view full post to listen]

Read More →
23. 07. 2007
读《量子物理史话》

读《量子物理史话》

昨天碰到一部网络文学《量子物理史话》,从晚上八点读到凌晨四点,一口气读完了。虽然行文上看有模仿他人的嫌疑,但是从结构、逻辑和通俗性来说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科普文学。极力推荐这本书。 书的后半部分是围绕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展开的。一个电子打到双缝的时候有波的特性,形成了干涉条纹。那当一个电子穿过双缝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能不能做一个测试装置,探测电子究竟走了哪条缝?结果很奇怪,一旦我们测试的时候,电子的干涉条纹就消失了。换句话说,不去测试,电子就奇迹般的同时走过了两条缝,形成了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干涉条纹。一旦测试了,电子确实也只走了一边,结果是打在一个点上,干涉消失了。 哥本哈根学派做出了一个经典但不可思议的解释:人类的意识参与了客观世界的结果。当人类不观测的时候,电子按照一个概率分布运动。一旦人类观测了,概率突然坍缩成一个确定的事件成为你观测的结果。引申到生活中,假如你背后有一个桌子,当你没有观测的时候,桌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确定的,它可能在美国,在月亮上,在二次元空间里。一旦你转过头,桌子的飘散分布突然变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出现在你身后。你再次转过头,桌子又跑到二次元空间里了。 主观唯心论!是的,这是最头疼的问题。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为此和哥本哈根学派争论了多次。结果他败下来了。如果人的意识能决定现实社会,那更远的,人的意识是什么?按照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体各血管器官元素有机组合后的一个整体效用。那么当我们完整的把这些元素克隆出来以后,新的个体还有过去的那种意识吗?没有了。意识不能复制。那么意识到底是什么呢?

Read More →
12. 07. 2007

New CG movie from Kagaya

还记得Kagaya的天文插图么?或许你没有听说过贺谷穰这个名字,但一定在路边摊或者夜市见到过精美的星座拼图。这就是日本CG大师,天文画家贺谷穰的作品。七月十一号他在北京天文馆出席了新片《银河铁道之夜》的首映礼,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动画界的尝试。Kagaya的作品总让人有许多美好的联想,我很期待去看这部片子。 下面是我在电脑里的几张,都是好几年前的收藏了。 更多关于这部电影的新闻,可以参考北京天文馆的相关网页。

Read More →
07. 07. 2007
《求学路上》(节选)

《求学路上》(节选)

注:这是舅舅写的一篇文章。被《北京青年报》候选待发。几年前他被派驻天津,因为舅妈陪表弟在太原念书。他多数都是一个人生活。他经常下班后去大学听讲座和辅导班。几年如一日。看了这篇文章,感动之余带来的是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长辈都在以身作则给我们看,我们永远不能懈怠啊。 几年来,我一直在南开大学、市图书馆听一些讲座,已经有了三年多的“学历”。经常往返于单位、家庭和四个听课地点,久而久之,路线极熟,犹如在荒漠中踩出了几条小路,生出了许多有趣的感受给我带来了新的收获和乐趣,我戏称为我的“学习网络图”。 从单位去南开大学,我沿解放北路,拐泰安道,穿南京路,走成都道。这是一条色彩纷呈、风格各异,多种文化元素包容并蓄的路。路两边排列着外形各异的西洋古典式建筑,多为过去租界各国的银行、洋行。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可以使你亲身感受到中国近代史的沧桑。路两边的法国梧桐已对接成拱,阳光从树梢上投射到地面,一片斑驳。偶尔看到一座小教堂——只有在欧洲乡间田野上才能见到的那种小教堂,色泽凝重,浑然一体。在周围现代建筑的衬托下,就像一件古朴厚重的宗教建筑的艺术品。 从家里去市图书馆,我经利民道上围堤道,走吴家窑大街、复康路。这是一条体现了现代文化建设的路。行在复康路,路面很宽,走向笔直,看样子是近年新拓宽的路,两边有隔离的自行车车道。与津河并行,之间辟有20余米宽的绿化带,花草树木、亭阁假山,参差错落,极富情趣,一路望去心旷神怡。津河的一侧是南开大学校区,网球馆,档案馆、图书馆依次排在路的另一边。弥散着浓厚的文化知识气息, 从家里去市老年人大学,我经爱国道,拐广东路,拐前进道,再拐越秀路。这是一条让人心胸开阔的路。骑到乐园路口,眼前豁然开朗。站在银河广场远眺四周,高远空旷,竟然有能望到地平线的感觉,如果不是周边那可数的几栋高层建筑突兀而立,你会觉得自己是身在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上。在局狭、拥挤的都市里,这里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市老年人大学在银河广场附近,这是否寓意着人的老年生活也是一片天高地阔的天地呢? 从家里去西开教堂,我沿津河南道,拐大沽南路,穿西楼后街上琼州道,走永安道,拐友谊北路,走桂林路、柳州路。这最美丽的一条路。每晚离开西开教堂回家的时候,穿行于五大道腹地。路灯幽暗,街道静谧。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沉浸在安详、平和、温馨的夜色之中。我在想,这真是通往天堂的路,这么温馨、这么幸福、这么美。 在我的“学习网络图”中,每一条路线我都能感悟到它的相应的、独特的文化氛围。求学之路并不都是那么诗情画意,诸多艰辛也尽在其中。但每当我行在路上,我的身心总是愉悦的,特别是在夜幕下的归途中,我总是被积极、健康的思想感动着、激励着,心中充满了激情, 我真想伸开双臂,迎着春风,一路高歌猛进……

Read More →
29. 06. 2007

荧窗禅语

开着窗的时候,偶尔会飞进来一两只黄蜂。从窗户的缝隙中挤进来,然后找不到来时的路,拼命地撞玻璃想飞出去。我赶它,怕被误伤。打死呢,可惜了一条性命。等来等去,可它就是飞不出去。“玻璃”这种东西,在黄蜂的头脑里显然是不可理解的。倘若它能闭上眼,那么只要翻过一小段窗棂就出去了。 人何尝不是这样子?懵懵懂懂的一头撞进大千世界,然后却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睁大眼睛,看到诱惑纷纷。多少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抢,到头来不过是老天开的一个大玩笑——玻璃。没看到吗?那块人类无法理解的玻璃,就立在那里。出口在旁边,可大多数人呢?还是愿意去撞玻璃。 思绪跳出现在,回溯1300年。唐朝。当时有一位古灵赞禅师,他天资聪颖,早已悟道,可他的师父百丈禅师还没有悟道。一天百丈禅师正在专心读经,禅房里飞进一只蜂子,撞击纸窗却钻不出去。古灵赞禅师一旁看到,做了一首偈子:“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百丈禅师听后恍然大悟,答道:“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他终于也悟道了。 好一个“忽然撞着来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这一“撞”、一“信”,看似简单,却隐藏着多少玄机? 撞得偶然,却并不突然。信得彻底,却并不轻松。悟道看得是机缘造化,过日子看得是平时点滴。有的时候从寻常思维中跳出来,未必不是一条新路。大曲折的背后往往是大捷径,能不能看到却是那一念之间的勇气了。 再说前一阵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第二章他把人生分成三个境界,每个境界对应一首词。头一个:“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的《蝶恋花》里的句子。对应了人生的第一个境界——悬思。第二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句子,对应了第二个境界——苦索。第三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出辛弃疾的《青玉案》,对应的第三个境界是顿悟。王国维的三境界比起百丈禅师的偈子来说多了几分柔美之情。蓦然回首的那一刻,没有顿悟后的失意和创痛,却是灯火阑珊的美景和佳人。但不论哪一种都是一样的绝美。 归到我现在看的《道德经》第十二章(王弼分),三千年前的老子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答案。贴在这里做本文的结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三千年一对仗,实为快哉! 2007年6月,归国前夕于洛桑。

Read More →
24. 06. 2007
The 80s’ show

The 80s’ show

1、会觉得80年代是个特殊年代吗?(特殊在哪里?) 80年代是一个转型的年代。人们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新鲜,想大干一场,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潮流的背后是一种迷惘和不自信。社会笼罩在一种稳定和安逸中,在宁静中等待一种未知的生活。 2、你觉得最具80年代的人/事件/物品各是什么? 学习赖宁小英雄,张海迪,崔健,一无所有,跟着感觉走,霍元甲,上海滩,波浪头,牛仔裤,布红领巾,四平针的毛衣,西游记,春节晚会,蓝精灵,黑猫警长,大白兔奶糖,奶油雪糕,几度夕阳红,邓丽君…… 3、80年代的潮流是否比现在的更吸引你? 现在的我我更喜欢70年代的东西。或许80年代的风格还没有被总结出来。我特别希望自己能穿着白衬衣,绿军裤,还有解放鞋走在路上。那会是一件很炫的事情。旧的潮流总是很吸引人,因为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两件东西去代表整个时代,而过去可以。 4、会觉得自己已经老去吗? 偶尔有。因为70年代的人已经在社会站稳脚跟,90年代的人还在家庭的保护下茁壮成长,80年代的人刚步入社会,偶尔会感到无所适从。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