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05. 2011

KungFu Panda 2

功夫熊猫1没在电影院看。因为误以为是拿中国元素当笑料的烂片。后来在一堂培训课上,老师把片断拿来当培训资料,发现还不错。老外能用中国元素做正面宣导,甚至做成动画片给下一代看,足见中国影响力和国际形象的变化。功夫熊猫里的很多中国元素是肤浅的、习以为常的,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加上西式的轻松幽默,无疑在这个加班周起到了最佳的作用。感谢ZZ作陪:)

Read More →
24. 05. 2011

Later 80s and The Amusement Park (Lomo Practice)

Read More →
22. 05. 2011

A-Mei & Cui Jian

Two MVs I watched recently.

Read More →
17. 05. 2011

Trekking to Mount Qing Liang

周末随豆瓣驴友从杭州出发,经新昌,徒步穿越徽杭古道并登上安徽境内的清凉峰。图中正在体验小林的鱼眼镜头。:)

Read More →
02. 05. 2011

Summer is Comming

孩子的风筝高高飞起,牵引着大地飞向太阳。夏天从每一个角落中走出来,弥散开来。我站在向日葵田中,闭目聆听你的声音。天边飞来一颗红色的气球,徐徐飘向我的头顶。阳光穿过它,刚好散射下赤红色的光影。 午后的雷雨给大地浇筑了一层翠色。一个孩子顶着书包飞跑而来。崭新的蓝雨鞋踏在水洼上,激起美丽的水花。回家,家里有母亲熬煮的甜甜的绿豆汤。郁郁的林荫道旁,站着一个美丽的女孩,脸上透着英气,耳畔播放着《宁夏》,手里捧着男朋友刚送来的冰茶。路边新开张了一家玩具店,女服务员正在向窗外张望。一个男孩正好骑着车路过,后架上放满了考研的资料。草坪边一只蜗牛爬上树叶,一颗豆大的露珠滑落下来,整个世界在水珠中扭捏起来。 扭捏着,大路蔓延成细长的铁轨。满是涂鸦的小站立在一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薰衣草田。清脆的牛铃声在田野间回荡,远处是青灰色的阿尔卑斯山。一对蝴蝶从花瓣中飞起,盘旋,最终落在了候车人的手臂上。那人静静地坐着,手中握着一张要送给未婚妻的钢琴CD。一旁的学生点起一只烟,飞腾的火苗映照着炎炎的太阳。火苗在阳光下腾舞,一首巴洛克回旋曲响起,穿过火幕来到埃及的卡纳克神庙。三千年的雕塑和立柱在门口岿然不动,孤独的旅人用苍白的手指一次又一次的触摸那已经逝去的容颜。接一瓢清水从头顶浇下,耳畔响起了长老诵经的祷告。乱石和废墟在祷告中飞转、扩散,聚合成了新加坡会展中心和鱼尾狮公园。年轻的夫妻正在草坪前微笑合影。妻子穿着白色的上衣,绯红的长裙,复古的凉鞋。男人牵着她的手,呢喃着对未来的期盼。高大的棕榈树矗立在两旁,淡淡的海风拂过,阳光从叶片上斑驳地透下来。 爱侣已经走远,海水缓缓溢上大陆,漫成一片大湖。棕榈树变成了西湖边的垂柳。柳絮在无人瞩目的夜晚悄悄飞起,落在了相思人的窗沿。清晨,地平线缓缓地蒸腾,自行车的车轮卷起了一丝凉风。阳光在心中,阳光在前方。骑车人远远的去了,这个城市又再一次忙碌起来。光影轮换,时光微缩在一张名片上,城市缩小在一滴晨露里。露水旁的蜗牛已经不知去向,晶莹的水滴顺着叶脉流向孩子的手心。挥一挥手,抖落作千颗水晶,铺满了天,盖满了地。化作千万个斑斓,千万种色彩,千万个故事…… 夏天,又是一个夏天。 [Audio clip: view full post to listen]

Read More →
26. 04. 2011

She

她刚毕业,和我一起进入新人班。 她的头发很漂亮,黝黑地散在腰际。五官也很精致,透着一股灵气。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八年前的你。 在清晨的车库边,他陪她锁好车子,一起走到电梯边。 他轻声叮咛着,眉宇间清秀而倔犟。电梯门要关上的那一刻,才摆摆手离开。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八年前的我。 是否还记得,我从西四环骑车到北太平庄,再陪你到军艺。又从军艺到北师大,再回到西四环。 是否还记得,我们从杨浦新村到八百伴,再到世纪大道。 是否还记得,我们从城北到汾河岸边,再到康乐街。 她、他。你、我。

Read More →
03. 04. 2011

1st post in Hangzhou

杭州是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地方。 温软细腻的吴语,时雨时晴的天气,交错的河道,灿烂的春花。我真的是到了杭州了么? 新的工作已经谈妥,新的房子也已租好。开着空调,躺在床上,还在仔细回味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决定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既不是这旖旎的春色,也不是那妖娆的姑娘,更不是那只剩1/4的薪水。那又是什么?是对爱人的眷恋,对创业的激情,再或许是对都市的厌倦?都有一些,却都不完全。 我想到了第一天到北京、洛桑、新加坡的日子。生活总是这样重复着。既然开始了,就振作精神向前吧,前方一定会有很多新的经历在等着。 [Audio clip: view full post to listen]

Read More →
19. 02. 2011

Because It’s There: Everest Base Camp Trek (The End)

90年前,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先驱George Mallory被问及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他留下了一句世界名言:“因为它立在那儿。”(Because it’s there. ) 90年后,每月有数以千计的人来到坤布地区拜访他们心的圣地。在EBC沿途客栈的牛粪炉边,总有一句话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我们为什么要来这儿受这份罪?” 是啊,面部晒伤、眼睛轻度灼伤、疲劳性心律过速、双脚拇趾磨出血泡、体重下降10公斤——同样的问题我也在问我自己。还有那位70多岁的佛州老人,那个捆在马背上下撤的韩国小伙,还有那个4天就爬上来还要继续驴行的澳洲人,每一位冬季来珠峰徒步的人,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火车抵达太原的时间是农历腊月29日凌晨3点20分。明天就要和家人一起度过六年来的第一个除夕。走出车站,华灯盏盏,空气中依稀飘着鞭炮的味道。这一幕突然和雪山上的种种画面重叠起来。生命,家庭,团圆,我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这次珠峰徒步带给我的意义。我有了答案,相信每一位珠峰徒步者也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谨以此行献给2011年,和我即将到来的30岁。(完) [Audio clip: view full post to listen]

Read More →
18. 02. 2011

Because It’s There: Everest Base Camp Trek (10)

清晨爬Kala Pattar不是一个好主意。上午8点以后,太阳正好从珠峰头上升起来,照相全是逆光。拍珠峰最好的时间是傍晚,可以拍到金顶。因为我不在Gorak Shep宿营,所以只能作罢。爬到一多半,已经看到几个人在上面了,应该是早晨直接从Gorak Shep出发的。前半段是冻土,偶尔能看到几只山鸡,后半段只有碎岩。路上还碰到一个乐观的澳洲人,这是他徒步的第四天,比我整整快了三天。他辞职开始7个月的旅行,从家乡出发飞日本,后面只坐车船,玩过了韩国,中国,尼泊尔,接下来去越南,泰国等等。 (Kala Pattar山腰,下撤途中补拍) 1月21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40分,成功登顶。虽然很多前辈强调走EBC不要只为了终点,而要多多享受沿途的风景,可当你站在雪山环抱的Kala Pattar之巅,谁还会记得之前的风景?有三条冰川在这里汇成一处。抬头看去,东边是珠峰,像一根黑色的天柱一般直入云霄,大地之母终于露出了她的芳容。四面雪山环抱,北边的普莫里峰和南边的努子峰近在咫尺,气势磅礴,像两位护法山神。东北边有美丽的Lingtren峰,平滑的大雪坡像是一个张大嘴的大鲸鱼,极具镜头感。第四高峰洛子峰被努子峰挡着远远露出一个头。东南边远远的有一排雪山,最突出的是Ama Dablam,尖尖的顶峰显得鹤立鸡群。此时山上只有我们两个人,这一刻我仿佛站在了天地的中心。 (山顶东南方风景拼接图,图中最高峰是Nuptse,左边的是珠峰) 回顾一下这里的群山吧:普莫里峰(Mt. Pumori,7161);Mt. Lingtren(6713);章子峰(Mt. Changtse,7543);昆布孜峰(Mt. Khumbutse ,6639);珠穆朗玛峰(Mt. Chomolangma 8844);洛子峰(Mt. Lhotse,8516);努子峰(Mt. Nuptse,7879);阿玛达布兰峰(Mt. Ama Dablam, 6814);Mt. Khangtega(6779)。努子峰因为比较近,照片上比珠峰高些。但在现场看努子峰虽高大却近在咫尺,珠峰在远处却直插云霄,气势绝不可相提并论。 (近拍珠峰,努子峰,下方黑白相间的“土地”是厚达百米的坤布冰川,左侧开始形成冰塔林,一直通向珠峰,大本营在左侧山脚下) 接下来就是回家的路了。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翻过普莫里峰6100米的垭口穿绒布冰川直接回到中国,另外一种是原路返回。可惜我只能选择后者。和所有人一样,回家的路总是走得无比振奋。回到Lobuche碰到了刚抵达的韩国大叔团,饱受了一番赞誉。代价是过度疲劳,静养4小时后心跳仍高于110次/分。接下来用三天走完了全部下撤的路程: Day8(1月22日):Lobuche to Pangboche,5hr。 Day9(1月23日):Pangboche to Namche,6hr。 Day10(1月24日):Namche to...

Read More →
18. 02. 2011

Because It’s There: Everest Base Camp Trek (9)

Day7(1月21日):Lobuche(4910m)- Groak Shep (5140m)- Kala Pattar(5560m)- Lobuche。总长12.6公里,650米升程,徒步7小时20分。晚上在Lobuche遇到了三个澳洲人,其中一个高反比较严重,倒在牛粪炉边一言不发。J.B兴奋地去和客栈伙计玩牌,我早早回到房间休息。当晚的室外温度在-23度左右,在房间喝水时洒了几滴在地上,马上结成了冰珠。钻进-20度温标的睡袋里,盖了三层毛毯还是冻得睡不着,头顶的木板墙都结了霜。大概不到三点就醒了。熟悉的牦牛声都没有了,静得可怕。四周一片漆黑,窗帘外是清冷的月光和灰暗的雪山,特别压抑。此情此景,不禁回忆起各种伤心事来。正涕泪横流的时候J.B来敲门,四点,该出发了。Lobuche之后的路已经不算是路了,到处是黑色的碎岩,没有任何植被。一只雪杖给了J.B,我拿另一只外加聚光手电。 没有风,我们一路沿着坤布冰川(Khumbu Glacier)向北走。月亮斜挎在西边的普莫里峰上,头顶上是大熊座,北极星靠近地平,正好出现在前方Lobuche Pass的山头上。东边武仙座的四颗星很耀眼,牧夫座的大角靠近天极。织女星最亮,靠近东边地平,一度误以为是金星。康德说:“世间有两种事物,人类愈是沉思,愈对它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当我仰望星空,我只想说,再灿烂的星也比不上她明亮的眼睛。 (前往Lobuche Pass的路上,回程补拍,总觉得这像一个陨石坑) 令人担心的是暗河,有时听到地下很大的水声,但不确定是哪个方向过来的。跨过一些冰溪的时候也要用雪杖确定冰冻程度,好在J.B很有经验,每到危险的地方都会停下来等我。我们都想早一点到达Gorak Shep,因为必须在中午起风之前爬上Kala Patter。在翻Lobuche Pass的时候,要自己找路从无数大块岩石上爬上去,这段路可以说是绝无人迹,到处都是原始风化的痕迹。稍后在Gorak Shep有一片古河床,全是极细的沙,好像月尘。我把这一段称作火星之路。 (清晨到达Gorak Shep。前面的小山就是Kala Pattar,后面是Pumori的南坡) Kala Pattar在尼泊尔语的意思是黑石头山。人类第一次登上珠峰的路线就是在这里确定的。这座小山看上去不算高,但因为山顶在后面,加上碎石遍布,被称为EBC徒步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难点。经过半个小时休整,一杯奶茶下肚,我们开始冲顶。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坤布冰川尽头的冰塔林和珠峰大本营,离珠峰已经近在咫尺了。

Read More →